ag九游会文章详细信息
【分析】中国最大的门神展示馆,近万个门神让人大开眼界,老板是位美国人
我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各地为了收集和展示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立了大量的博物馆,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门类的,既有家级的,也有民间级的,在这些博物馆,有一个博物馆非常特别,它就是位于苏州黎里古镇的六悦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是一个外人开的,老板是一个年过花甲的美人,名叫杜维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从事律师行业,利用业余时间,几乎走遍了全各地,收集了十余万件的民间老物件,说起真是令人汗颜,这样的事件本应该是人做的,没想到一位外人收集了如此多的文物。
据六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改革开放之后,人越越富裕,慢慢开始有人收集黄花梨紫檀酸枝等贵重红木制品,但对于普通木材制作的老物件,却很少有人关注,大多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有的在拆迁搬新家的时候,甚至被丢弃或当作柴烧。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维明先生看到了这些拆下的老物件,觉得非常精美,爱不释手,于是便开启了他的收集事业,除了他自己到处跑以外,他还发动他的朋友帮他留意,哪里的拆迁便第一时间赶过去,往往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淘到一些老百姓搬新家不准备再要的老物件,有的是一张门板,有的是一件雀替,有的是一个箱子,有的是一尊雕塑便凡是觉得有意思的,他都全部收了起,后越收越多,数量超过了十万件。
一些物件也不一定自于拆迁,有的是听说某人家里有老物件,便前去游说,告诉他们,我要建一座博物馆,准备把你们家的这件老物件放进去展览,很多人想一想,觉得这样也不错,于是便卖给了他。与传统的收藏标准不同,他不看重材质,不在乎年份,评判的标准只有一条就觉得美,没有道理,喜欢就买。
苏州黎里古镇上的六悦博物馆是杜维明先生建的第一座博物馆,里面展示了4万件各类文物,另外还有更多的则放在它位于上海的仓库之。六悦博物馆为了方便大家参观,将这些文物分成了很多不同主题的展馆,比如神轿馆轿子馆神龛馆漆画馆红色主题馆脸盆架馆雀替馆神像馆嫁妆礼盒馆牌匾馆竹丝提篮馆窗棂馆插屏馆床挂面馆漆画箱馆佛龛馆药柜馆药铺书柜馆床榻馆大柜馆条案馆祠堂椅子馆古戏台馆当铺屏风门馆门神馆石雕馆精品佛像馆等,渝帆在昨天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神轿馆,今天接着为大家介绍里面的门神馆。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 神灵 ,人们将其 神像 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 有的地方的门神是买贴在门上,但以前的大户人家,则是将门神绘制在大门之上的,杜维明先生收集的这些门神皆是这一类。
根据史料记载,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要对门神加以礼敬。 在门神的传说,神荼和郁垒二神的传说在民间早有流传。山海经风俗通义重修纬书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都有记载。六悦博物馆里的门神多种多样,有看起很凶的,也有看起很威武的,还上像上图这样,看起萌萌达的,是不是巅复了我们对门神的认知?
这样的门神还不是孤例,上图这一张是不是与前面那一张有异曲同工之妙。最早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二神,但到了后,门神的含意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延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后期新增的门神主要有祈福类道界类文官类武将类及其他杂类等等。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界类如钟馗与王灵官,文官类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等。
到元代以后,民间所贴的门神再次演变,上述诸类门神慢慢淡化,新增的秦叔宝尉迟恭二人作为武门神普及最广。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转型为门神是源于西游记和隋唐演义两部说。隋唐演义里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业其间杀人无数,既位后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恶梦,李世民惧之,受不住折磨,召众将群臣商议,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门于宫门两旁果然无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崇全消。
这里的门神有数千件,难免也有比较相似的,估计都收自于同一地区,甚至有可能出自某一位能工巧匠之手如上图。为了方面大家参观,博物馆把每一对门板拼在一起门神都分左右,然后在外面加一个框,看起就像一幅画一样,有的则是把多对门神拼在一起进行展示。
由于这些门神自全各地,因其文化的差异,所以不仅门神的样式各式各样,而且这些门神的制作工艺也是丰富多彩,有的是用油漆绘制的,有的在上面加入了金属,镀了金,或者镶了银,又或者在上面贴一些比较亮色的贝壳。
置身于门神馆,看着这些看起有些老旧,有的甚至已经变色残缺的老门板,心里面真的很感慨,因为每一对门神的后面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幸好有这位老老人将他们收集起,能被展示的都是极为难得的,相信民间有更多的老物件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了。
大家看了这些门神,是不是也特别感慨呢?